眼前那片闪烁着奇异光芒的“共生网络”中枢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个由人类意识交织而成的庞大网络,曾经是人类迈向新文明的希望,如今却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。 自“共生网络”建立以来,人类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,知识的传递瞬间可达,思想的碰撞在网络中不断激发出新的火花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问题也逐渐浮现。人们的意识在网络中越来越趋同,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正被逐渐磨灭,就像是所有的河流都汇入了同一片海洋,失去了各自的奔腾与曲折。 而那些在网络中开辟的“意识自留地”,则像是海洋中的孤岛,承载着人类最后的独特记忆与情感。沈溯想起了那个将失恋痛苦封存在月球环形山阴影里的人,他曾在网络中留下这样的话语:“那是我最刻骨铭心的伤痛,我不想让它在这无尽的意识洪流中被冲淡,我要让它永远属于我自己。”还有那个把童年仰望星空瞬间锁进火星沙暴旋涡的孩子,他说:“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,我害怕忘记,所以把它藏在了那里。” 这些“孤独记忆”起初被视为网络的异类,是意识海洋中的杂质。但没想到,它们却意外成为了网络的“熵减缓冲带”。沈溯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研究发现,这些独特的记忆和情感,就像一个个微小的旋涡,扰乱了意识同质化的趋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