荡漾开层层欢庆的涟漪,久久不息。府邸内,邹玉与甄宓两位夫人尚在静养,两位小公子——长名唤作承武,次名唤作承文——的啼哭与呢喃,成了这深宅大院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。我看向那一对小家伙,沉甸甸的责任感,如陈酿般在心底愈加深沉醇厚。 邺城内外,那因双生子降生而沸腾的民心士气,如同无形的暖流,滋养着这座雄城的根基。然而,在这片看似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的盛景之下,一种更深沉的意念在我心中盘旋。 武道攀登,永无止境。宗师巅峰,不过是叩开了更高殿堂的门扉。欲窥“天人合一”之玄妙,乃至那虚无缥缈的“返璞归真”之境,单凭己身之力,闭门造车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况且,这乱世烽烟未熄,强敌环伺,冀州基业初定,百废待兴。承武、承文稚嫩的肩膀,未来需要更坚实的屏障,更广阔的天地! “招贤纳士!”这四个字,如同金铁交鸣,在我静坐于书房、窗外晨曦微露之时,清晰地敲定。目光掠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——流民安置、军屯垦荒、商路疏通、城防加固……桩桩件件,皆需大才!宗师之力可摧城拔寨,却难理万民丝线。这天下,终究需要无数双有力的手,共同擎起。 暮春三月,邺城官道两旁杨柳堆烟,新绿如洗。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,碾过被细雨润湿的黄土,吱呀作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