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立于码头石阶,望着三十余艘悬挂“南”字帅旗的船队缓缓靠岸。甲板之上,身着轻甲的安南士卒与头戴竹笠的吕宋兵卒分列两侧战船,中间夹杂着肤色黝黑、腰佩短刀的爪哇兵。这支队伍虽来自三地,却同样透着一股肃杀精悍之气。 这是很不容易的事,因为大南多数地方居于热带,当地人往往懒散成性,纪律性之差更是令人近乎绝望,所以要将当地人练成精兵,耗费的精力至少是汉兵的三到五倍。 不过,这次送来的三协“南兵”倒也不完全是当地兵员,或者直白一点说,他们几乎都是混血儿。此事要说明白,还得从高务实当初派自己几位兄弟分管南疆各处说起。 高务实的政策光明正大,无非《归化户籍制》一法,但因为他本人毕竟不亲镇南疆,具体的执行还得看他那几位弟弟。 不知从何时起,他这几位弟弟开始不约而同地扭曲起高务实的政策来——简单来说,只要某地爆发叛乱、骚动、聚众闹事等情况,这几位爷都不会执行什么怀柔政策,而是直接镇压。在镇压之后,则实行“留女不留男”策略,造成当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。继而,他们开始往当地迁入汉民男子,让这些人与当地女子通婚,逐渐造就大量混血儿。 由于这些混血儿父系为汉,因此生来便自动成为汉民。通过这一策略,大南的汉民丁...